Tel 0809-060-885(免付費;周一~周五9:00~22:00;假日14:00-22:00)回首頁|網站導覽
即時訊息
* 借貸契約 形式不限書面
字級大小: | (預設) |

  

網友陳先生問:
在網路上認識了一個朋友,他說母親住院需用錢,所以借他1萬5千元,但事後他不再與我聯絡,當初沒寫借據,只有事後LINE談話內容可證明他跟我借錢。請問LINE的談話內容可提告民事訴訟嗎?我覺得他母親住院之事應非事實,我可提告詐欺嗎?

律師張凱萍答: 
民事上你借他錢是屬消費借貸契約,依《民法》第478條規定,如果當初有定還錢期限,要等期限到才能請求還錢;若未定還錢期限,要定一個月以上期限,催告他還錢,建議讀者可用存證信函方式催告,證據力較足夠。 

LINE對話可為證

若催告後還沒下文,則可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,若對方未提出異議,則可用支付命令確定證明書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;或是向法院請求,但因借款金額未達50萬,所以屬強制調解事項。
消費借貸契約成立只要雙方有表達借錢的意思,契約就成立,不需非得簽書面契約。如果LINE對話內雙方洽談借錢內容,應可證明雙方有借貸的意思表示,但讀者最好一併說明是如何將1萬5千元交給對方,若有匯款明細更佳。
《刑法》詐欺取財罪規定,需是對方有行使詐術行為,使你陷於錯誤而交付金錢,且要具有因果關係。「行使詐術」是指傳遞與事實不符合的資訊,讀者需找出對方母親並無生病住院的證據,以及對方用這個不實資訊讓讀者產生錯誤因而交錢給對方,對方才會構成詐欺取財罪。
記者賴心瑩採訪整理 

讀者如有法律問題需要解答,歡迎來信

 
 
 
 

提供各項法律諮詢、債務整合、債務協商、二次協商、債務更生、

前置協商、卡債整合、強制扣薪、卡債協商、銀行協商、更生清算、

整合負債、卡債更生、協商等 ... 免費諮詢0809-0608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