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 0809-060-885(免付費;周一~周五9:00~22:00;假日14:00-22:00)回首頁|網站導覽
即時訊息
* 屋借名登記 不納入婚後財產
字級大小: | (預設) |

 

 

 
 
更多專欄文章

 

讀者阿寶問:
2004年結婚時沒能力購屋,2008年父親購買1間公寓,登記在我名下並供我一家居住;隔年父親將房子過戶到我母親名下。去年我與配偶協議離婚,對方律師認為房屋過戶給母親有脫產之嫌。父親購屋時我並未出資,請問這種情形是否為脫產?對方有權要求分配房屋權利嗎?

律師潘宣頤答:

讀者與配偶若未約定夫妻財產制,應適用法定財產制,婚姻關係消滅時,夫或妻現存的婚後財產,會發生「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」問題;《民法》第1030條之3規定,「在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前5年內處分其婚後財產者,應將該財產追加計算」,但此規定需以處分財產的一方,主觀上具惡意才適用。 

 

配偶無權要求分配

讀者在2009年過戶房屋到母親名下,若讀者完全未出資,僅父親1人出資,買屋時僅是借讀者名字登記,事後讀者父親再將房屋改過戶到讀者母親名下,父親應僅是基於「借名登記」關係,將該屋登記在讀者名下而非贈與,房屋自始自終都不屬於讀者的財產。
此外不論是借名登記或是贈與,房屋均不需納入讀者的婚後財產,讀者自然沒有所謂脫產行為,對方也無權要求分配房子。
但讀者若曾出資,依出資的比例取得房屋部分所有權,事後才過戶給母親,配偶如可證明讀者主觀上是刻意脫產,配偶有權要求將部分房屋,追加計算到婚後財產並請求分配。記者胡守得採訪整理 

讀者如有法律問題需要解答,歡迎來信

 

 

 

提供各項法律諮詢、債務整合、債務協商、二次協商、債務更生、

前置協商、卡債整合、強制扣薪、卡債協商、銀行協商、更生清算、

整合負債、卡債更生、協商等 ... 免費諮詢0809-060885